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在于它可以提高員工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明確演練目的和內容、組織人員和資源、制定演練方案、宣傳和培訓以及檢查和評估。只有做好準備工作,才能保證演練的順利進行,并提高員工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一、成立演練領導機構
演練領導機構是演練準備與實施的指揮部門,對演練實施全面控制,其主要職責:確定演練目的、原則、規模及參演的單位;確定演練的性質和方法;選定演練的時間、地點,協調各參演單位之間的關系;確定演練實施計劃、情況設計與處置預案;審定演練準備工作計劃;檢查與指導演練準備工作,解決準備與實施過程中所發生的重大問題;組織演練;總結評價。

二、制訂演練計劃
1. 確定舉辦應急演練的目的、演練要解決的問題和期望達到的效果等。
2. 分析演練需求,確定參演人員、需鍛煉的技能、需檢驗的設備、需完善的應急處置流程和進一步明確的職責等。
3. 確定演練范圍,根據演練需求、經費、資源和時間等條件的限制,確定演練事件類型、等級、參演機構及人數、演練方式等。
4. 安排演練準備與實施的日常計劃。包括各種演練文件編寫與審定的期限、物資器材準備的期限、演練實施的日期等。
5. 編制演練經費預算,明確演練經費籌措渠道。
三、演練動員與培訓
在演練開始前要進行演練動員和培訓,使所有演練參與人員掌握演練規則、演練場景和各自在演練中的任務;對參演人員要進行應急預案、應急技能及個人防護裝備使用等方面;對控制人員要進行崗位職責、演練過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對評估人員要進行崗位職責、演練評估方法、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培訓。
四、落實演練保障
1. 人員保障。演練參與人員一般包括演練領導小組、總指揮、總策劃、文案人員、控制人員、保障人員、參演人員、模擬人員、評估人員等。在演練的準備過程中,演練組織單位和參與單位應合理安排工作,保證相關人員參與演練活動的時間。
2. 經費保障。演練組織單位每年要根據演練規劃編制應急演練經費預算,納入該單位的年度財政預算,并按照演練需要及時撥付經費,確保演練經費專款專用、節約高效。
3. 場地保障。根據演練方式和內容,經現場勘察后選擇合適的演練場地。演練場地應有足夠的空間,保證指揮部、集結點、接待站、供應站、救護站、停車場等場地的需要,且應具有良好的交通、生活、衛生和安全條件,盡量避免干擾公眾生產和生活。
4. 物資和器材保障。根據需要,準備必要的演練材料、物資和器材,制作必要的模型設施等,主要包括:信息材料、物資設備、通信器材、演練情景模型等。
5. 通信保障。應急演練過程中應急指揮機構、總策劃、控制人員、參演人員、模擬人員等之間要有及時可靠的信息傳遞渠道。根據演練需要,可以采用多種公用或專用通信系統,必要時可組建演練專用通信與信息網絡,確保演練控制信息的快速傳遞。
6. 安全保障。根據需要為演練人員配備個人防護裝備。對可能影響公眾生活、易于引起公眾誤解和恐慌的應急演練,應提前向社會發布公告,告示演練內容、時間、地點和組織單位,并做好應對方案。演練現場要有必要的安保措施,必要時對演練現場進行封閉或管制,保證演練安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