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但各類風險隱患仍然存在。近幾年多起“小火釀大災”事故反復敲響警鐘,國家消防救援局及黨的二十大、《“十四五”國家消防工作規劃》均著重強調提升公共安全治理,特別是加強基層消防力量,旨在構建城市與企業消防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2024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提出,優化隊伍布局,構建“綜合+專業+社會”基層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發揮屬地企業專職救援力量、消防站等作用。
在綜合治理層面,消防責任主體層級落實到社會企業基本單元,各地區都在陸續開展“消防進企業”安全指導工作。
當下,推動城市消防力量向企業消防延伸與下沉,加強企事業單位消防力量建設,實現應急管理、消防執法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是消防力量建設路程中的一項要務。
2023年1月,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大型危化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和自防自救能力,為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2023年2月,國家消防救援局相關負責人對《危化企業消防站建設標準》進行了解讀,要求規范和加強國有大型危化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建設。其中明確了企業消防站通信指揮系統設備配備要求及消防指揮中心通信指揮系統設備配備要求。
在城市消防領域,除了利用智慧消防物聯網平臺外,基于智能消防接處警系統進行警情處置更是有效手段。通過接處警系統,能夠實現警情處置全流程閉環管理,實現從報警接入、警情受理到預案調派、指揮調度、總結歸檔等多環節優化提升,信息流轉及時準確,提升消防力量現場處置效率。
在相關政策的要求下,大型企事業單位,如機場、石油、燃氣、化工、化學制造等領域企業除了通過制度來管理安全生產外,也必須借助于數字化系統來提升管理水平和效能。針對企業專職消防站存在的配套制度不完善、信息流轉不及時不準確、隊伍建設未完全符合標準要求等問題,有必要利用集成化、數字化、標準化的專職消防站通信指揮調度系統,實現應急作業全流程優化,確保快速響應各類應急事件,滿足國家對大型危化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建設的高標準要求,提升應急管理水平,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在當下由城市消防到企業消防的發展進程中,針對于企業消防的接處警業務處理,是當前市場上數字消防產品中急需的一環,企業通過搭建企業消防通信指揮系統,能夠健全企業應急預案體系,實現企業“消防設備資產管理智能化、應急處置指揮調度多樣化、消防應急救援一體化”,保障企業資產及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