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聚集場所,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和集體宿舍,養老院,福利院,托兒所,幼兒園,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和員工集體宿舍,旅游、宗教活動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一旦起火,如果疏散不力,極易造成人員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所以該處所發生火災,人員疏散是頭等任務。
人員疏散應注意以下問題:
1、制訂安全疏散計劃
按人員的分布情況,制訂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的安全疏散路線,并繪制平面圖,用醒目的箭頭標示處入口和疏散路線。路線要盡量簡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對工作人員要明確分工,平時要進行訓練,以便火災時按疏散計劃組織人流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2、保證安全通道暢通無阻
在經營時間里,工作人員要堅守崗位,并保證安全走道、樓梯和出口暢通無阻。安全出口不得鎖閉,通道不得堆放物資。組織疏散時應進行宣傳,穩定情緒,使大家能夠積極配合,按指定路線盡快將在場人員疏散出去。

3、做到有秩序疏散
在火場具體如何通報,可視具體火情而定。當火災初期階段,人們還不知道發生火災,若被困人員多,且疏散條件差、火勢發展比較緩慢,失火單位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就應首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區域內的人員,讓他們先疏散出去,然后視情況再通報其他人員疏散。當火勢猛烈,并且疏散條件較好的情況下,可同時公開通報,讓全體人員疏散。消防控制室開啟事故廣播系統,按照煙、火蔓延擴散威脅的嚴重程度區分不同的區域層次順序,逐樓層、逐區域地通知,并沉著、鎮靜地指明疏散路線和方向。各區域的工作人員也要靈活運用擴音器、便攜式揚聲器等設備。
4、分組實施引導
人員密集場所一旦發生火災,人們可能會蜂擁而滯于通道口,造成互相擁擠,甚至發生踩踏。因此,疏散人員應迅速趕到各自負責的通道、樓梯及出口等地段,啟用各種照明設施,用手勢或喊話的方式引導疏散、穩定人員情緒,維護秩序。